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 巧遇霍允之 (第1/2页)
入夜的江陵城地处南方,本就比白日里多了几分妩媚,今日又是中秋节,天色渐晚,家家户户的百姓都提着承载自己愿望的河灯纷纷来到乌越河边。 小孩子们提着自己的河灯,就差举办河灯比赛了。你看我的新奇,我看你的好看,彼此艳羡着。 大人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相约去河边放灯。 在南宋,无论你是黄口小儿还是八十岁的高龄老人,只要每逢中秋节,便要守着放河灯的习俗,千百年绵延而来的习俗,从未断过。 见天色渐浓,九歌便在孟濯和孟衍的带领下来到三面围绕江陵城的乌越河边。 仅仅只是刚天黑,河边就聚集了不少人,密密麻麻,犹如赶集一样,怎么挤都到不了河边。 “孟衍,怎么这么多人?”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在南宋,中秋节的河灯是要每个人都放的。”孟衍略微自豪的说道。 “每个人都放!这还有要求的啊?”九歌惊讶道。 “笨啊,都给你说了,这是习俗,只是江陵城的百姓都会去维护。”孟衍虽然嘴上说九歌笨,但却耐心的解释道。 “我还以为必须要放,那也就是说可以不放咯?” “九歌,你就入乡随俗吧。” “这么多人,挤都挤不到河边,还怎么放河灯啊?”看着前方人头攒动,九歌感觉到害怕,这样去放完河灯,出来不得挤成rou饼啊? “那我们顺着河边往前走,说不定前边会好一点。” “全江陵城的人都来放河灯了,哪里会有人少的河边啊。”九歌嘟囔着。 虽然九歌一路嘟囔,但是却紧紧跟上孟衍的脚步,孟濯则一直尾随其后。 瑾王府,早就想出府去找九歌的洛云,见天色暗了下来,终于按捺不住了。 “二哥二哥,天黑了,我们去放河灯吧。”洛云换下早上祭祀的宫装,一身男儿装加身,又恢复了那个活泼乱跳的小猴子。 因为洛云出宫次数太过于频繁,更多时候心血来潮,穿着一身宫装就来了,身洛云的七哥,上官彧不得不为她准备一套合身的男装,好让她少闯些祸。起初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但这丫头后来喜欢上穿着男装出去玩,上官彧也没再管。 “看你就这么急。” “天都黑了,去迟了可就没地方了。”洛云不顾形象的一手拉着上官彧一手拉着上官逸往门口走去。 “你啊,真是会捉弄我与你七哥,这么多年,每年都不会落空。” “今年可是不一样呢。”洛云嘴上说着,手上还不忘的使劲拉着两人。 “七爷,云锦派些人跟着吧。”半道上,云锦请示道。 “免了,难得今天这么好的心情,跟着人玩的倒不尽兴,有本宫在,放心吧。”上官逸说道。 “可是公主她......”云锦迟疑。 “好了,我与老七还保护不了一个洛儿吗?说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上官逸难得今天心情好极。 云锦偷偷看向上官彧,上官彧轻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是,主子们外出注意安全。” 以前未带一兵一卒就出宫逛也照样玩,只是如今觉得,在今天这样的节日里,想要放开的好好玩玩,身后再跟着一大堆人,是件很扫兴的事情。 自出征后,三人再没有放肆的好好玩过,想去也是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这样的机会并不多,上官逸才显得格外珍惜。 吃过晚饭后,霍允之便带着碧珠和单林朝着乌越河边走去,来一趟多不容易,还正好碰上中秋节,不出来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怎么说的过去? “公子,我们这是要去哪?”碧珠问道 “据说这南宋有过中秋放河灯的习俗,我们去看看。” “公子可有什么愿望吗?” “愿望,本公子希望各朝风调雨顺,再无战事。” “那公子也去放一枚河灯吧。” “好,就听碧珠的。” 在碧珠的建议下,霍允之一行三人买了一枚白莲花模样的河灯,霍允之亲自在河灯外题上‘风调雨顺、再无战事’的字样,想要放下河灯,奈何一直人满为患,到不了河边。霍允之也只得拿着河灯见缝插针。 就在霍允之快要放弃的时候,却见迎面走来的三人尤为眼熟,笑着上前打了招呼。 “云弟,你也来放河灯吗?” “霍大哥,真巧,竟然在这里碰见你。”九歌本也想找个人少的地方放河灯,奈何一路走来,也是没有一点空隙可以让九歌挤进去。 “两位孟兄,许久不见。”霍允之合起羽扇向九歌身后的孟濯和孟衍打招呼。 “霍兄。”孟濯和孟衍异口同声的答道。 “我听说南宋有中秋放河灯的习俗,便也来凑凑热闹,谁知这热闹我都凑不进去。”霍允之调笑道。 “霍大哥真是幽默。”九歌笑着举着自己手中的河灯道,“我也凑不进去这个热闹。” 只见九歌手中是个南瓜模样的河灯,孟衍和孟濯手中则分别提着荷花与兔子样的河灯。 “云弟写了什么愿望?” “黄金满屋。”九歌自豪的举着自己的河灯。 “云弟,你还真是......”霍允之没想到云九会有这样的愿望。 “希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