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祸水西引(四) (第2/2页)
身“奇装异服”,连个官都不是,就跳出来呵斥。 “拉下去砍了。”刘致远一摸鼻子,身上的杀气外泄。明朝国王见了他,都要服服帖帖,这个蒙古小使臣居然不长眼,敢这样说话,明显是话得不耐烦了。 主帅暴怒了,侍卫队员可不是吃素的,四个侍卫队员不由分说,就把那个不长眼的蒙使押了下去。 “陛下息怒,这些蛮夷不识圣驾,陛下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和谈还没开始就要杀使者,这和议还用不用开?保定王忙劝道。 “好,这一次看在你的面子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拉下去撑嘴一百。” 保定王不敢再劝,他知道人家现在是圣皇,天威难测。这不,刚才还拉家常,一言不和就要杀人,翻脸比翻书还快。 “人家说了一句话,你们就要打要杀,还讲不讲道理?”人是三娘子带来的,她当然不能坐视自己的手下被打被杀。 “道理是跟文明人讲的,跟你们这些强盗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刘致远一挥手,示意侍卫队就地行刑。 “既然如此,那也没什么好谈,我们走。”三娘子一转头,带头就走。 “你们想走就走,没人要拦你。不过你们可要想好了,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以后你们再想谈,都没机会了。”刘致远说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们蒙古怕了你明朝不成?” “你们蒙古人好勇斗狠,当然不用怕明朝。不过,不管多么勇猛的人,要是没饭吃没衣穿,那也猛不起来,我说的对不对?” 刘致远一语击中蒙古人的软肋,吃饭穿衣真的是蒙古人的头等大事。虽说蒙古人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牧马放羊,不过,马牛羊的产量始终有限,要是蒙古人顿顿吃rou,再多的牛羊也不够宰的。所以,明朝的粮食还是他们必须要买的。
如果开放互市,一头牛最少也能换到两石米面,这两石米面够一个人一年的伙食了,而杀掉这头牛,不够一个人吃一个月的。从这个层面上讲,以牛换粮对蒙古人来说是相当划算的。毕竟牛是放养的,放牧本来就蒙古人的生活,不用计算什么成本。而粮食是要春种秋割,是明朝农民一粒一粒地种出来的,来之不易。 正是因为互市对蒙古人有利,三娘子才会力主与明朝和好,争取与明朝公平交易。刘致远也希望明朝与蒙古和好,展开公平交易,但是,这个交易不是牛羊换粮食日用品的货货交易,而是另一种“公平交易”。 “你是?”三娘子狐疑地看着刘致远,又看了看他身后的那些毕恭毕敬的明朝官员,这下明白这个人是谁了,原来是明朝的后台大老板,号称圣皇的人。 “我叫刘致远,是定海军的主帅,如果你还想和谈,那就到那边去坐下来谈。”刘致远一指不远处的高台,说道。 “原来是圣皇陛下,失敬失敬。” “走吧。” 一行人一路走来,侍卫队于路边排成两列纵队,以倭国武士刀为蓝本打造的军刀挂在腰间,看来很是威武。而更加威武的是他们的配枪,每人两把别在腰间。 “陛下的军队看起来很英勇啊。”三娘子明显是言不由衷,在她看来,汉人懦弱,根本就不是蒙古人的对手。所谓的英勇,英勇就死也是英勇。 “不敢当,我们定海军用的是火器,不论个人英勇。” “火器?”三娘子眼睛定位在了侍卫腰间的铁疙瘩上。 “想不想看一下?” “见识一下也好,开一下眼界。” “侍卫队第四小队出列。”刘致远一转身,振声下令。 “到!”十一人从纵队中快速集合到刘致远的面前,排成一列整齐的横队。 没等刘致远下令,侍卫队长已经让人把一个靶子放到了一百米外。 “现在进行步射演练,开始。” 命令刚下,那十一名侍卫双手同时掏出两把枪,瞄准射击一气呵成。一阵雷鸣电闪,那个靶子被击成碎片。附近围观的明朝方面的人也好,蒙古人也罢,都是大惊失色,万一这些枪打的不是靶子,而是人的话,那岂不是要被打成筛子。 “怎么样?还行吧?” “不错,不错。不过,靶子是死物,不知能不能打到活物。”三娘子有意抬杠,她也想知道蒙古骑兵能不能打过这些火器部队。 “第四小队全体解散,限时一分钟,骑马就列。” 十一名侍卫飞奔向马厩,一分钟不到,他们已经列装骑在马上。 “现在进行骑射演练,开始。” 十一名侍卫策马奔驰,在空旷的校场上追逐着几匹放出来的野狗。不多时,合围之势就形成,一阵噼里啪啦地枪声过后,那些野狗纷纷倒地而死。 “怎么样?我的侍卫队还可以吧?” “嗯,很不错。”三娘子不得不承认,人家的军队的确很强。 ps:本书将近完本,开新书了,各位童鞋帮忙收藏一下,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