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胖子独安天下乱 (第3/3页)
无耻的耿精忠和郑经的使者,一旁陪同接见的姚启圣才向卢胖子开口说道:大将军,眼下我们的敌人是郭壮图和死而未僵的满狗朝廷,这个时候对耿精忠和郑经,就算不收买笼络,也不应该彻底撕破脸皮,大将军为何故意ji怒耿猪忠与郑经,自树敌人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卢胖子冷笑说道:耿精忠的十来万乌合之众一直屯驻在杭州境内,摆明了是对江南抱有野心,我们如果示弱,耿猜忠小儿必然得寸进尺,提出更多无耻条件,唯一的办法是强硬回绝,不给他登鼻子上脸的机会
至于郑经,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说到这,卢胖子顿了一顿,又说道:郑经艰苦维持杭州这块飞地,没有以此为立足点吞并江南的野心谁信我如果又和他续立盟约,他肯定会继续伸手要钱要粮要武器,我给还是不给给了的话郑经照样会得寸进尺,要更多的粮草军饷和武器,说不定还会提出土地要求,那我们岂不是养虎遗患了 这些道理学生当然明白。姚启圣沉声说道:学生现在最担心的是,如果耿精忠郑经和浙江满狗残部三支军队结盟,联手攻打我们,郭壮图又在背后推bo助澜,提供武器支援,那我们可就有麻烦了。 不怕,这点早在我考虑之中,也是我最求之不得的一点。卢胖子自信满满的说道:这三支杂碎就算结盟,也肯定不会齐心协力,只会互相看笑话,想方设法保存自已的实力坐收渔利,我们把这三路杂碎各个击破易如反掌。而且这么一来,我们以逸待劳,在自己地盘上和这三支杂碎决战,还可以节约大量的南征开支,同时还有借口收回杭州一一杭州郑军的利用价值,已经差不多了,也是时候收回杭州了。 如果这三路杂碎和我们在南线对峙,我们更不怕。卢胖子更加自信的说道:就在前几天时间,广东第一个打出反清旗号的刘进忠刘将军,派使者给我送来了一封密信,告诉我说,郑经小儿鼠目寸光,贪得无厌,已经拒绝了他提出的让郑经小儿归还耿精忠福建汀州的建议,还计划出兵夺取邵武延平和兴化,进而吞并福建全境,耿精忠和郑经彻底反目在即,刘进忠将军心灰意懒,决心归顺我军,为我军充当埋伏在郑经内部的内线。 如果没有刘进忠将军没说假话的话,那我们的南线倒是不用担心了。姚启圣点头说道:三支杂碎联手攻过来,我们以逸待劳歼灭他们的主力,然后乘势南下。 三支杂碎和我们对峙,我们只要耐心等候,要不了多久三支杂碎就会自相残杀,我们照样坐收渔利。 恐怕他们连和我们长期对峙的资格都没有。卢胖子得意jiān笑起来,浙江的北部产粮地已经被打烂了,三支杂碎都没有再法就地补给军粮,后方产粮又不多,长途跋涉的运来,又能支撑得了多久 姚启圣也是嘿嘿jiān笑,心知目前天下的局势已经是胖子独安天下乱,胖子军只需要守住精华地盘,稳住内部,要不了多久,遍布火药捅的敌人内部就会接连炸响,四分五裂又自相残杀,战乱四起又民不聊生,有钱有粮又内部稳定的律子军,也就施施然的出手摘桃子了,这个桃子就是一一江山。 其实就在卢胖子和姚启圣说这番话的时候,胖子军敌人们内部的火药桶已经逐渐开始了爆炸,七月中旬,在收到了卢胖子擒杀康麻子的消息后,郑经认定卢胖子必然因为耿精忠与清军勾结而实施报复,也认定耿精忠必然不是卢胖子对手,所以郑经悍然撕毁郑耿和议,命令令部将冯锡范与吴淑出兵,分别攻打耿精忠控制的兴化府与邵武府 郑经背盟,带头自相残杀,耿精忠外强中干和不得人心的真面目却在这一刻暴lu无遗,郑军刚刚兵临城下,兴化守将马成龙和邵武守将杨德竟然都不做任竹抵抗,直接就开城投降,郑军顺利夺占两府,包围福建最大的粮产地延平府,直接威胁到耿精忠的大本营福州府。消息传到浙江,耿精忠破口大骂,决心实施报复。 与此同时,吴世琮遇害的消息也得到确认,早在五月下旬,郭壮图就假传吴老汉jiān圣旨,假称吴老汉jiān病重,命令吴世综返回昆明托孤,吴世琮不知是计急忙返回,结果刚刚进入云南境内,就被郭壮图派心腹徐衷明用毒酒毒死,然后又用吴世藩的名誉传谕吴军众将,宣称吴世琮是企图谋反,不得不杀之一一不过这话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吴世琮一旦知道父亲被郭壮图所害,铁定会起兵问罪,进而肯定会和更危险的卢胖子联手。 收到吴应麒父子四人死讯后,卢胖子的岳父吴国贵在荆州打出了奉天讨逆旗,传檄吴军诸路兵马邀盟常德,决心杀回云贵为义兄报仇一一吴国贵不动手也不行了,把持洪化朝政的郭壮图对吴氏宗亲如此狠毒,吴国贵身为吴老汉jiān义子,又手握重兵深得军心,郭壮图怎么可能会放过他 吴国贵的檄文发出后,很快得到了吴氏宗亲和吴军老将的响应,吴应旌率先举旗响应,从长沙出兵赶往常德与吴国贵会师,还顺手抢占了长沙西面的嵇茄山火器大营,接着吴国柱和吴之茂在四川起兵,还有西安王屏藩和勋阳刘之复等人也决定响应,夏国相和马宝态度暧昧,不表态支持也不表态反对,和吴应麒有仇的王辅在则暗暗窃喜,隔岸观火。 内乱在即,有大局观的胡国柱和方光琛站出来的艰苦周旋,但周旋的结果却注定是要失败的,吴氏宗族为了自保根本不可能与郭壮图和解,郭壮图为了活命也不可能屈服,一场即将席卷整个吴军控制地的巨大风暴,已经逐渐酝酿成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