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铜_第五十六章 九龙江锁唱天恩(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九龙江锁唱天恩(一) (第2/2页)

手下颇有死士,下臣以为可用。”此人是当年随阮潢一同南下的旧臣之一,很得阮福源信重,不过将阮朝文从舍差司调到前线统兵,却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资历。

    “不错,他有个好儿子……”阮福源沉吟了片刻才喃喃道,隐隐有欣赏之意。

    陶维慈笑道:“阮有镒这小子的确是文武双全,想必有他相助,彼父子定能建功。”

    “希望如此吧,对了,佛郎机人和水、火二舍的蛮部也一起进军么?”

    “以下臣观之,水、火二舍只宜从旁鼓噪以壮声势,倒是佛郎机人的佣兵确有可观之处,此番强攻正该合用。”

    虽然对预期的进展并不满意,但比之前两次的大败亏输,这一回陶维慈步步为营,至少又为广南夺下了三府之地,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广南的主人也多了几分成算,他对陶维慈道:“你有计较便好,看着时日也差不多了,明日一早就下令拔营吧。”

    陶维慈告退之后,阮福源从卧榻上重新拿出一张纸页,从纸页的褶皱程度来看,这几日没少被他翻看。

    纸页的题头上写着《新华日报》四个大字,下面则是铁钩银画的小字,被分割成四四方方的小块,每一块都是一篇文章。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就连阮福源这样粗通汉语的人也能看个大概。

    这些文章中,有控诉马打兰色厉内荏的,有揭露荷兰人贪财嗜杀的,但中间一直吸引他的一篇却是关于广南的,文章的题目非常简单,就连少涉汉籍的他都曾听过,是一个关于孔子感叹王权旁落的故事。

    标题的名字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最强烈抗议广南匪帮侵犯中国领土,制造新的严重流血事件。

    很难说阮福源关于髡贼的担忧是否来自这份半月之前随着商船而来的报纸,但他却纠结于上面的数字说法,文章中说两年以来大越边民因争地争水和商贸纠纷打死打伤澳宋百姓七百四十一人。

    这有零有整的数字罗列,在以往交战的任何一个对手中都未曾遇到,他隐约觉得,过去对髡贼的认识是否太过粗浅了,他这样想着,外面已经响动起来,看来各部都已收到了陶维慈传去的军令,开始整理辎重了。

    他又抖擞了一番精神,不再去想那篇文章,与澳洲人的这一仗是不打不行的,胜了,阮福氏前途可期,广南的土地与子民将会倍增,败了,不仅北据南进的方略会彻底失败,广南也将面临来自两个方向的军事压力。

    想通了局势,阮福源咬了咬牙,在心中暗下决心。

    这次的决战,就算付出再大代价也要一举荡平。

    …………

    三日后的夜中,磐石堡的作战指挥室内灯火通明。

    一众元老围坐在沙盘前,正在作着最后的推演,而在他们中间,有一位土著则在等待着问话。

    谢明看了一眼面前尚在喘气的少年,“阮福源的本阵到哪里了?”

    “前日早间过的潘朗,小人是眼看车驾进了绥丰大营才堪堪赶过来的。”

    一名安南本地打扮的少年用流利的大明西南官话回答着谢明的问题,语速高低起伏,似乎刚刚经过了一场剧烈运动。

    谢明递给少年一杯水,示意他喝完再说。

    几口将水灌下了肚,少年也渐渐平复下来。

    “如今绥丰那边有多少兵力。”

    “一路上连绵不绝,粗粗数来,总有万五之数了。”

    “云丰海口里的水营呢?”

    “小人南下时那些船都尚未起锚,听东主说是还要几日时间措置补给,想来再早也要后日才会动身。”

    谢明闻言沉吟了片刻,才道:“下去领赏吧,回去后代问裴东主好。”

    听到这句,其他元老才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如今在谢明的情报线上,裴光袍这个名字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此人正是当年为沈有容所救的那名安南商人,他年初在西贡贸易时被谢明注意,通过背景调查发现了他与沈有容的关系,于是元老院立即通过郑杰夫请沈有容起草了一封私信,信中只叙旧谊不说别事,通过电报发来的内容告知裴光袍后,谢明果然获得了他的信任。

    加之广南用兵以来,对海商颇不友善,裴光袍又是个只有数艘船的小船主,他对谢明印象不错,又能搭上元老院的船,自然便决定投靠过来了。

    而谢明给他的第一个任务便是前往北方的潘朗行营,以经商为名探听广南军虚实,此事本无多少风险,也不耽误他的生意,裴光袍便一口应承了下来,不过今日这小子倒是个生面孔,若不是对上了切口,谢明也拿捏不准,看来的确是因为军情紧急,裴光袍才特意找了这个少年传信。

    但少年却有自己的打算,“小人不打算回去了,想就在各位首长身边讨个差事。”

    谢明一阵诧异,先扫视了一圈各位元老,才道:“你是汉民吧?”

    少年昂首道:“小人祖上的确是汉民。”

    “难怪你汉话说得如此之好。”谢明想了一想,做出决定,“明日我军就要反攻,你去给不良人做个向导吧。”

    少年闻言大喜,当即唱了声喏。

    只是卫兵领着少年下去时,谢明多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嘴角一咧,露出满口的白牙。

    “阮必成——”

    【参考文献】

    1、《大越史记》

    2、《大南实录》

    3、《安南通史》岩村成允

    4、《岭南摭怪等史料三种》郑怀德

    5、《嘉定通志》

    6、《越南历代疆域》陶维英

    7、《泰国与柬埔寨史》姆耳马尼奇琼赛

    8、《历史上越南对柬埔寨的控制与掠夺》陈玉龙

    9、《越南史纲辑要》振炜

    10、《大南正编列传初集》

    11、《东南亚史》DGEHall

    12、《三种有关柬埔寨的越南汉文史料研究》杨保筠、马科普恩

    13、《诸蕃志校注》冯承均

    14、《占婆史》马斯帛洛(GeorgesMaspero)

    15、《十七世纪广南之新史料》陈荆和

    16、《岭外代答》周去非

    17、《越南外交、传统与发展》刘文利

    18、《越南阮主政权的对外关系(1600-1802)》徐普亚

    19、《论越南喃字文学的几个特点》周凤海

    20、《抚边杂录》黎贵惇

    21、《南河捷录》黎亶

    22、《柬埔寨史》ADonovanMogne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