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九节 知君侠骨伴情柔(一) (第1/2页)
“有什么事是我能帮上忙的吗?”宋君鸿问道。 “眼下倒是没什么了。”史珍想了想:“只是这里流匪出没无常,我和福叔都不在边时,你要保护好自己。” “百无一用是书生啊!”宋君鸿仰天怅叹了一下。 史珍笑道:“怎么突然这么菲薄自己了?你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啊!”她掰着手指头数道:“侦破盗墓案的智谋、替孙星大侠送信的侠骨,李庄救英儿的义胆,客栈激斗天星社的坚毅,哪一样不是好男儿所为?” “你这是故意在鼓励我。”宋君鸿苦笑道:“我那些时侯全是赶鸭子上架罢了。” “可你做的很好啊!”史珍笑着望向宋君鸿:“这些事都是我亲眼见到的,你像任何一位伟丈夫一样做的了不起!” “真的?”宋君鸿望向史珍。 史珍望着宋君鸿,睛中有一股忱,她点了一下头。 “可是这次行动这么危险,我却帮不上你们什么。”宋君鸿仍然有些懊恼。 史珍宽慰的笑了,继续说道:“放心,福叔和村长商量过,我们出击时,还将挑选十名乡勇随同一起行动,我们应该胜算很大的。”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此外余下的村民今也不再外出劳作,全部都集中在村中持械戒备,相信只要不是有大股的流匪马帮来袭,便保无俣。” 乡勇应该说是一种半民间的武装力量,类似于后世的民兵。 中华儿女以农耕为本,但百姓们时时也要作些战备的工作。早在周秦之时,农民们除了要生产之外,还要在战时转化为武士,随军出征打仗。这种方法是动员数量多,但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杂乱不堪,在战斗力、军纪上都是极差。隋唐时改为府兵制,隋文帝诏称:“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最初仍是一种兵农合一,只是在编制和训练上更加规范化罢了。 而到了唐朝中后期,随着均田制的被普遍破坏和藩镇割剧势力的坐大,府兵制也无法实行下去了。募兵制开始盛行,自此,军队开始逐渐职业化。但这并不是说普通民众就可以彻底摆脱战争机器的牵连了。每户人家,除了要缴纳相应的税款外,有成年男丁的家庭,更要担负一定的徭役则任。甚至和军事相关的,一是在战争时期要被征作役夫,随军运送粮草武备;二便是平间也要选拔出一些“乡勇”来。乡勇不是正规军,却是朝庭明文规定必须成立的武装力量。这支武装力量平常时的份只是农民或商人、工匠,但每年都要有数次定期接受军方的集中训练。这也是藏兵与民的一种方法,真到战争爆发兵员吃紧之时,这些乡勇便一样是要拉上战场的。 因此,这十名乡勇的战力虽不可与正规军相提并论,但比起普通的农民总是要好些的。 何况,还有史珍与史福这战力恐怖的两主仆在。 在寻常人中,能力敌四五人者便可称为能斗之士,能力敌十人者便可称之为豪雄。但像史珍和史福这种掌握了江湖秘技的奇人异士又不能简单的以市井间斗勇打架之人视之。 所以来说,史家主仆十二人的这次对匪窝的奔袭应该是胜算极大。只要不是出现什么了不得的意外况,也什么可太担心的。 “那就好哇。”宋君鸿不放心,又叮嘱了一句:“排兵布阵,你是外行。记得多听福叔的。” “嗯,好的。”史珍抬起眼来瞅了他一下:“你们俩不闹别扭了。” “再别扭,也是自己人。”宋君鸿笑了下:“况且也没什么大的别扭,或许,只是因为我们两个人都太谨慎了吧!” 史珍咬了咬嘴唇,又说道:“福叔是个好人,也许接触常了你就知道他这个人了。” 宋君鸿点点头,说声:“我知道的。小心行得万年船,令尊选福叔来接护你,的确并没有选错人。”说到这里他又笑了笑:“你也无需挂虑我和村民们,只管小心、迅捷行事便可,尽量扩大战果。” 史珍应了一声,便转告辞了。其实关于知会宋君鸿的事,本想过会儿随便遣个长工来告知即可。史福已经再三劝戒史珍不要和宋君鸿过多接触,不管宋君鸿这个人后还有多少的秘密,隐藏着多么大的危机,但总之是避之则吉的。 这次的护送是已经答应了人家的,但不好食言。但只要将宋君鸿送到目的地,主仆二人便应该立即拍拍股走人,从此再无干系。 但史珍仍是忍不住的想跑来亲口告诉宋君鸿一声。尽管每次见面,都有千言万语梗在喉间,能说出口的不过寥寥数语,不痛不痒。但她还是希望能再见到这个少年书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