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楚做始皇_第二五三章函谷关,开拔!(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五三章函谷关,开拔!(二) (第2/2页)

>
    “将军曾为楚国丞相,自然是不如将军了解的多。”

    楼缓微微颔首:“那在上将军看来,破秦是一战之功,还是长期为之?”

    公孙喜反问起来:“那将军以为呢?”

    楼缓一笑道:“自然是若无长久之功,绝无破秦之可能,秦人之坚毅、秦军之勇猛、秦将之谨慎、秦王之英明皆可证明此理,不知诸位将军以为呢?”

    这话并非是问向公孙喜一人,而是问向场中所有人。

    “不错,我军虽勇,但秦军一样不可小觑,兵者无小事也。”

    应话的乃是燕国乐毅。

    楼缓朝他投去了笑意:“既是不能以一战而破秦,那就当以持久论之。齐国大将军之策,入水破堤坝,慢慢而泄,纵然一股被拦住了,另外一股也可以进。四路攻秦,纵然今日四路皆是败了,但明日亦可继续进攻,待到这水泄出到一定地步了,堤坝出现漏洞呢,自然也就在轰然间崩塌了,此水泄之力。”

    “再说魏国上将军之策,则有点儿御敌于一击了,从诸国士卒当中,挑选精锐,再让其披坚执锐,可若是一旦面临一失,则精英尽皆损失,此后我诸国还有发起进攻的能力吗,我看是没有吧。”

    楼缓并没有反驳公孙喜的策略,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来进否定。

    鏖战,鏖战!

    所有的战事都要有此鏖战,双方的破绽也是在这鏖战中表露出,若是一上来就孤注一掷,那有点儿太过冒险。

    战争的第一要义,是让自己活着且不败,第二再去思考如何能击败敌人。

    现在看来,历史记载那伊阙之战,公孙喜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整整十二万魏国士兵连同自己,都倒在了秦军的屠刀下。

    “那将军认为,匡章将军之策,就一定能破敌吗?”

    公孙喜不依不舍道。

    这时候,人群之中有位老将站了出来,此人正是韩上将军公孙喜。

    “启禀楚王外臣也有话要说?”

    熊横望向匡章,只见这位率军主将依旧是一言不发,似乎他在等着熊横将棘手的问题都处理完后再出声。

    “将军请说?”熊横无奈,只得想暴鸢道。

    “方才魏国上将军将少梁邑比之函谷关,外臣并不这个认为。两处虽是沟壑之地,但少梁邑明显更开阔,地势更为平坦,此其一。”

    “其二者,少梁邑临近大河多有地势平缓,多有渡口,当年从魏国河东渡河去往秦国河西,十分的便利,无运兵之难。”

    “其三者,魏国武卒者,皆精挑细选,经过长期训练,绝非是我等这种以十挑一所能成,其行伍配合,其战术练法,其士卒同泽之情,都不可同日而语。”

    “其四者,立魏武卒者乃吴起是也,率领少梁邑之战者,也亦是吴起也,吴起何须人也,精通兵事,深谙军法,魏武卒在他手中,如臂挥指,得心应手。”

    “还有其五者,当秦国主将白起也,白起所率之军,乃秦国变法之后的虎狼,还有白起军事能力,必然也在秦献公之上,自然也不能做以比较,故此外臣以为魏国上将军之策,不可!”

    是毫不含糊,一点也不顾虑,怎么想的就是怎么说,直接将公孙喜给否决了。

    历史上公孙喜和暴鸢也算一对难兄难弟了,两个一起面临大败,公孙喜死了,暴鸢逃掉了,或许就是因为他比公孙喜清醒了这几分吧。

    闻言,公孙喜的面色不好看起来。

    身为和事老的熊横,眼见得氛围要尴尬起来,立即说道:“好,所谓良策,便是这般商议出来的,齐国大将军虽是我联军主将,但其破敌之法,依旧也有可商议之处,不知哪位将军还有计策,皆可畅所欲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