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2章 来自纪县长的认同 (第1/2页)
纪县长和孙书记面面相觑,不敢置信的反问。 “你想承担这笔债?” 曹卫东想了想,再次问道。 “我是有这个意思的。” “不知道县里总共欠砖窑厂多少钱?” 孙书记皱着眉道。 “本来有十几万,这些年县里陆陆续续还了一些,还剩下八万多吧……当然,具体金额需要管财务的干部同志查过账目才知道。” 难怪方厂长隔三差五就要带着职工来县委大院蹲守了。 在五六十年代,这可是一笔不的数目了。 不过曹卫东却松了口气。 自己随身空间中还囤积着大量物资呢。 而且都是很紧俏的食物和药品。 只要能找到安全且隐秘的渠道兜售出去,哪怕只是很的一部分,也能有大几十万的进账。 以前他单打独斗,对钱财没什么兴趣,但现在创办厂子了,花销难免大,还是把一些物资换成现金的好。 因此,和他手里掌握的资本相比,区区八万块钱真不算什么特别大的负担。 这么想着,曹卫东笃定的道:“那就没有问题了,这笔债务我愿意承接。” 纪县长觉得曹卫东这是想要帮自己。 心里感动。 但还是不放心的劝道。 “曹卫东同志,这笔债务是县里的,怎么也不能让你还啊,而且你的沼气厂刚刚创办,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可不能乱用。” “况且作为国有企业的厂长,第一件要学的事情就是该花的钱花,不该花的钱,就算手里有钱也不要花,谨记公私分明啊。” 县里总共给曹卫东的沼气厂挤出了一万块钱。 他猜测曹卫东可能自己带了些,所以觉得能帮县委还清外债。 虽然是好心。 但还是要做到公私分明的。 因此纪县长提点了几句。 曹卫东自然听出纪县长话里的意思,笑道:“纪县长,您放心,这些钱都是沼气厂的,而且我既然想承接这笔债,肯定是有办法还清的。” “另外,我承接这笔债并不是无偿,我也有自己的条件。” 纪县长一愣,又些好气又好笑的看了曹卫东一眼。 但他还是正了正身子,问道:“条件?那你就吧,想要提什么条件?” 曹卫东直接道:“我想要县里码头和公路的经营权。” 纪县长懵了。 他怎么不知道县里还有码头和公路呢? 哦,对了,公路马上就有了。 还是曹卫东牵头修建的。 但码头呢? 他疑惑的看着曹卫东。 曹卫东掏出一张县里的老旧地图。 指着上面的河流道。 “这条水路是通的。” “如果我们在这里修建一个码头,再配合周围的公路与国道体系,就可以快速的把县里的运输体系盘活。” “到时候我们的货物可以用更便夷价格运出去,外面的货物也能进来,互通有无,绝对可以刺激县里的经济增长。” 纪县长掏出一根烟点上,吸了两口,叹道:“你的这个事情我了解,可县里没能力修建码头啊。” 解放前,脚盆鸡的鬼子们倒是在河边修了个码头,但打仗的时候被炸掉了,只剩下一堆残骸。 解放后,因为某些领导干部的遗留问题,县里经济出了大乱子,穷的快要揭不开锅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