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荒田回过去_第254章,行走江湖,没点手艺傍身怎么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4章,行走江湖,没点手艺傍身怎么行 (第4/5页)

/br>
    康经理扭头看了一下,有些迟疑,不过最后还是点了点头,对着旁边的服务员说道:“小李,去把东西替杨先生包起来,记得轻一点。”

    两个加一起六千多块钱。

    把他卖了也赔不起。

    服务员看了一眼,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直接过去了。

    康经理见状做了个请的动作:“杨先生,麻烦您这边办一下手续。”

    杨小乐也知道肯定是要先付钱,不然也不敢给你。

    跟着对方来了柜台这边。

    来到柜台这边,康经理对着吧台里的女服务员说道:“小刘,给这位先生办一下手续,杨先生购买了那个同心球和犀角杯。”

    女服务员见状赶忙点点头,拿起旁边的算盘直接打了起来。

    随后抬起头来说道:“您好,先生,一共6420元。需要同等价位的侨汇券。”

    杨小乐闻言心里默默算了一下。

    从包里直接掏出了一些港元出来:“根据2.34的汇率,一共15023,对吧?”

    看到他掏的是现金,康经理也没有太惊讶,而是笑道:“杨先生,外汇兑换得在专门的柜台,就是前面的那个。”

    一边说,一边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兑换柜台。

    杨小乐顺着他指的地方看了一眼,点点头。

    这个他自然是知道的,除了银行以外,有些地方都设有兑换处,国际有人服务部也同样有。

    只是他不想自己弄而已。

    将钱放在了桌子上说道:“你们帮我对话吧,我们去谈一下材料的事情。”

    这么多,不知道这里有没有足够的侨汇券。

    两人闻言自然是答应了下来。

    清点了一下钱的数量,确定没有问题了,这才带着他去了会议室。

    估计是为了应对外宾,这里的规格还是挺高档的。

    真皮沙发,精美的家具和一些造型别致的灯具。

    坐下以后,康经理询问了一下:“杨先生需要喝点什么吗?茶还是咖啡,或者其他的”

    杨小乐摇了摇。

    “不用了,早点谈完,早点回去。”

    听到这话,康经理轻轻点头,直接也是开门见山的说道:“不知道杨先生需要什么样的青黛,如果是需要宝石级的几个就贵。”

    随后解释了一下:“青黛是从伊L进口过来的,非我国产出,一共有四个等级。

    最差的第一种,这类青黛含量不足30%,多白多金,蓝色已经不再在成片出现,而是浅蓝色与灰白色形成杂斑,给人一种灰头土脸的感觉。价格最低。

    第二种颜色有点像金龟子,外壳闪闪发光,金成块状、片状或者现状,杂质也比较多,存在白斑白花,颜色蓝度降低,呈现出浅蓝色,蓝白相间不均匀,质地不够细腻,总之给人一种很花哨的感觉,价格稍微高点。十几元一斤。”

    杨小乐点了点头,继续听着。

    “第3种则是宝石级别,这个等级的青黛含量在90%~95%,带有黄铁矿和少量杂质,无白少金,颜色均匀纯正,与上一级别大致相同,质地细腻,会带有金星点缀的效果,没有白点白斑。

    宝石级已经因为产量少,价格是按照规格,以克为单位,根据品质一克大概几分钱到几毛钱不等。

    最后一种则是几乎没有其他矿物杂质,无金无白,而且这个等级的青金石可以说是只有“青”,没有“金”,颜色是浓郁的深蓝色,没有杂色,没有色差,质地均匀纯净,非常细腻光滑。一般都是国外珠宝设计上用到的,价格非常昂贵,同样是按照克卖的,一克高达几元甚至几十元以上。”

    说完,看向了杨小乐:“不知道杨先生需要哪一种?”

    杨小乐琢磨了一下,宝石级已经没必要了。

    能量确实多,但是量太少没太多的意义。

    而之前买的按照等级,应该是第二个等级。

    便开口说道:“康经理,我想问一下,你说的第二种,没有达到宝石级的那种,能弄到到多,多久能拿到?”

    康经理摇摇头:“抱歉,杨先生,这个我不能给您答复,这个毕竟是进口的,那边能给的产量和规格,我们这这里都不确定。而且从我们这里到伊L需要走海运,一来一回,加上挑选运输这些准备工作,最少也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这里面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里面。”

    杨小乐闻言在那里琢磨着。

    时间确实挺长的。

    而且过程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

    让对方给具体的答复,也确实有些为难。

    想了想,这样说道:“康先生,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留两万港币在这里做定金,不超过30万港币的货,有多少我要多少,给你们半年时间,你看可以吗?”

    康经理咽了咽口水。

    今天遇到大客户了。

    30万港币的外汇,这是一笔巨款了。

    别说这个了,光是刚刚出售的两个摆件,犀角杯和象牙雕已经是店铺里比较贵的几样了,而且很久没卖出去了。

    犹豫了一下说道:“杨先生,这个我做不了主,我们需要上报,开会决定以后才能给你答复。”

    听到这句话,杨小乐摇了摇头。

    不能做主你过来干嘛!

    又是开会。

    这就体制的弊端。

    当年改革大浪潮的时候,国企就是这样赚不到钱的。

    销售部门找到并设计一款产品,本来是市场爆款,如果需要生产了,得开会研究,快的话几个月,慢的话一两年。

    等批下来的时候都成淘汰品了。

    不过这个也没办法。

    因为都怕担责任。

    想了想,反正他也不着急,最后还是点了点头:“行,那我过几天再过来看看吧,或者你们有消息了,可以发个电报给我。”

    “哎,好,感谢杨先生能理解。”

    事情决定了,杨小乐将花有容的地址给留了下来。

    随后两人就出了会议室。

    来到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