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8章 女儿美不美 (第2/2页)
喜剧风格,有些烂俗的完成表演。 没想到,和《玉雪明剑》试镜的时候差不多,主持试镜的导演、制作人、编剧、制作经理,对他的表演竟然十分满意,当场就让人带徐浩去换衣服。 徐浩试镜的是《唐僧相亲奇遇记》男主角唐僧。 道具师带徐浩换了两套衣服,一套是和尚的袈裟。身材显瘦的徐浩,穿上袈裟,竟然给人的感觉还不错,有小白脸气质。另一套是西装,穿上西装后,徐浩又立马摇身一变,成为气质卓然的成功人士。 换了衣服的徐浩,又在导演的安排下,试了几段戏。 起初他对自己的俗烂模仿,还没有什么信心,但是看到导演、制作人流露出来的满意神情,让他在疑惑的同时,信心大增。 甭管自己觉得好不好,别人觉得好,那才是真的好。 信心增加后,表演更加卖力。 “不错,不错。”等徐浩表演完了,导演连连点头,“徐浩,我想我们可以来谈谈签约的事情了。” 获得了导演的肯定,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由李珊代为洽谈,半天时间就搞定了合同,下午就签了字。 徐浩跟北.京西行风话剧社,签的不是固定演员约,只是单部话剧的演出合同,一共签了一年五十场的演出场次,一场话剧的演出费是1200元,五十场就是六万元。此外演出的餐补、交通补助、排练补助另行安排,不计入演出费中。 这五十场话剧,其中有二十场,在春节期间演出,剩下三十场,一年时间内完成演出,基本上是两个星期演一场。不过演出时间可以协调,毕竟一部话剧不只是一套人马,还会分A组、B组,A组演员没时间,B组演员立马替补。 具体时间,还是很自由的,不妨碍徐浩继续拍戏。 而过年之前的这段时间,就要全力配合话剧社的排练安排了。 总而言之,徐浩演《唐僧相亲奇遇记》,赚钱是次要的,主要是来磨练演技来了。话剧演员的工资普遍很低,演话剧大多数都是出于兴趣和磨练演技。很多明星也会抽时间来演话剧,哪怕演一百场话剧,也比不上演一集电视剧赚钱多。 “徐浩,你就在北.京安心排戏,华霞在这里帮你,有什么事打我电话。”李珊搞定合同后,就急忙告别徐浩,准备赶回横店。 在北.京多呆一天,就多花不少钱,花的多了,公司报账不好报。 现在徐浩的公司提成,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衣食住行上面,如果不是前一段时间接戏接的比较多,现在还真不够花销。 如此,李珊回了横店。 徐浩和华霞留在北.京。 为了赶春节档期,话剧社安排的时间很匆忙,所以,签约后的第二天,徐浩不得不带着华霞搬到了西行风话剧社的临时宿舍,跟着剧组早出晚归去排练。 一个话剧剧组,制作人是最大的,制作人有两个助手,执行制作人和制作人秘书。下面还有三位经理,行政经理、剧团经理和制作经理。这些人大多是负责剧场、技术、钱、宣传,真正负责排练和创作的,是导演。 《唐僧相亲奇遇记》的导演是李明传,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搞话剧搞了一辈子,一身都是话剧的味道。 按照正规话剧剧组的组织架构,除了必须的演员之外。 还要有乐队指挥、合唱队指挥、乐师;舞蹈设计师、舞蹈队队长、舞蹈演员;舞台监督、舞台工人、杂工;舞美设计、技术主任、制景工人;灯光设计、灯光工人;音响设计、音响工人;服装设计、服装工人;化妆设计、化妆师;道具管理员、助理道具管理员等。 当然,这是大剧组,像是北.京人艺这样的专业级话剧院,才会拥有这么庞大的专业队伍。 西行风话剧社就比较小打小闹了,这些岗位其实都有,但,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兼着好几个岗,也不知道工资是拿一份,还是兼得多份。 等到剧组第一次集合的时候,徐浩数了数,除去六名演员,还有十名幕后,算上导演,和没露面的制作人,满打满算十八个人。 十八个人一台戏。 六名演员,各自已经认识了。 徐浩是话剧的主角,饰演唐僧。 另外五人,三男两女,分别饰演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女儿国红娘、相亲女晶晶。 剧本很简单,道具和布景不算多,排练主要就是演员之间的配合。 距离腊八节还有两天的时间,徐浩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话剧表演生涯。(未完待续。) (,,章节清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