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杜二传奇_第九十二章 狠狠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 狠狠打! (第1/1页)

    杜荷瞪大了双眼,愣愣的看着叔爷爷,一句:“你是什么时候穿的?”差点就脱口而出。

    “二郎,大唐定鼎天下,内平定流寇武蛮,外剪灭突厥,扫平异族,合该大治之时,正是吾等文学之仕一展心中抱负之时;二郎,我已经老了,未来在朝堂之上一言以决万民生火之人,必然有你。”老头子看着杜荷,总算没说出什么让杜荷泪崩之言。

    也不待杜荷说话,老头儿移开了眼神,有些落寞,继续说着:“这也是个最坏的时代啊!五胡乱华,百年乱战,毁我汉家衣冠,及此群雄并起,胡汉并立,朝堂之上多少庶族子弟立于中枢,牧于四方,天下事再非我世家精英一言可决。二郎,昔日我厌于朝堂,不顾先祖劝教,归家教书,至汝父独木难支,终覆于野,至汝等今失于庇佑,愧于列祖列宗啊!”老头眼角已是沁出了泪水。

    “二郎,先祖数为帝数披荆棘,至我杜家繁茂至今,然此时变事迁,古今未有之变革之时,若不乘风破浪,激流勇进,数代之间,或我杜家泯然于历史长河之中啊!”老头儿拭了拭眼角。

    “痴儿,我虽不知近况,然‘阖闾之干将、莫邪、钜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然而不加砥厉,则不能利。’汝尚不过志学之年,多些砥砺,岂不美哉。”老头儿已经恢复了过来,又摸了摸垂首的杜荷,指了指门外:“二郎你看。”

    杜荷抬起了头,看向外面,院子西侧的一株腊梅伸展着枝条上面朵朵红梅已然绽放,一缕缕雅香飘了进来:“不经历这严寒,这梅岂能开得如此艳丽。”

    杜荷站起了身,走了出来,定定得望着这株腊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前世很早的时候父亲就教导过自己,没成想,今日才真正的看了看这梅花。

    天光已经很暗了,一片飘了下来,一片又一片,落在了杜荷的头上、身上、还有伸出的掌上,下雪了。

    ......

    “杜二!不是叫你今日一早就来吗?怎如此磨蹭,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辰了。”翌日,辰时,两仪殿,杜荷乖乖躬身站着,听着上面李二在喷。

    昨夜下了一夜雪,杜荷是紧赶慢赶才到了这皇宫,时间也不算晚,李二等了几分钟就开始喷人,杜荷也只能是唾面自干,受着。

    “说说吧!我可是听说你在登州干了些大事啊!”李二也没过分地喷,发xiele几句。

    “陛下,我大兄。。。”

    “他的事在奏章里都说了,他在登州干得不错!你说你的事就行了。”李二直接叫他跳过。

    “额~~”这一下却是打断了思路,好在经过这些时日历练,杜荷脑子是变得好使了:“陛下,登州近海,多有渔获,我用陶罐封装了一些咸鱼罐头带回来,应是能保存一年之久,假若成了,这咸鱼罐头即能补充河南、关中之名rou食、又可补充食盐,近海州县也能择一生计之业,只是这食盐之事,还请陛下召诸位相公议之一议。”

    “嗯!夏日食物多难保存,等今夏再看,若是成了,你也算干了一件大好事,不枉你阿耶生养。”李二表示了肯定:“至于食盐之事,待到此法成了再议不迟。”

    李二等着杜荷继续,杜荷却是低着头,陷入了沉默。

    “杜二,还有呢?我可是从太子那听说你还干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啊!”李二嘴角翘了起来,语气揶揄。

    “陛下,你应该知道登州海患之事的,登州有前朝宣节校尉彭豪,前朝末年落草为寇,收拢了一批活不下去的农夫,武德八年剿匪,带着二十几个人架着几条渔船出了海;在大海上同高句丽人、百济人、新罗人、任那人还有倭人进行过搏斗,不断吸纳最后发展壮大;贞观元年的时候诱骗了一些新罗女人上船,通过登州他的同族卖了出去,获利颇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迅速发展壮大;可队伍大了就不好带了,合并了一伙倭国的海寇之后出现了两个首领,最后劫掠到了我大唐沿海,才为我大兄所灭。”

    杜荷一口气介绍了一下彭豪:“陛下,臣以为海上的海寇剿之不尽、灭之不绝,严重滋扰了我大唐海疆渔民。即然彭豪找到了一条路子,我大唐为何不支持一二,祸水北引,让这些海寇去滋扰高句丽沿海,这亦是我大唐一条财路啊!”说完杜荷躬身低头。

    杜荷只觉得耳边一阵凉风,“咚”一声从身后传来,赶紧回头一看,一块镇纸砸在了身后地毯上,“唰”一下汗就冒出来了,抬头一看,李二正怒目圆瞪,这一镇纸要是砸实了,保证开瓢啊!

    “胡闹!”李二吼道。

    “陛下,小子知错了。”不管三七二十一,赶紧认错吧!那镇纸太恐怖了。

    “你有何错啊?胆大包天!国策也是你这小子伙同着几个丘八三言两语就定下的?你这是要翻天啊!”李二又啪一下砸桌子上,边上那三十多岁的宦官都是一个哆嗦。

    “陛下,是小子狂妄自大了。”杜荷把脑袋埋得低低的,双手一供,却是刚好拱到头顶位置。

    “小子!要不是念在你还算敢作为,要不是念在杜公的面子,你信不信我这就把你砍了!”李二语气缓和了一点点,可这话语却是一点不轻。

    “陛下,小子是看沿海百姓饱受海寇侵扰,才出了这一策,却是顾虑不全,小子认错、认罚。”杜荷却是心头一喜,应该死不了。其实昨日李承乾与他说感觉不对之事,他便隐约有所悟,奈何下午去看望阿耶却是全然忘了此事。

    “你这一策出得好啊!当真出得好!好得我都忍不住再赏你一块镇纸了!”李二瞪着杜荷,站起了身,走过去就是一脚,直踹得杜荷是一个踉跄。

    “陛下,是小子自作聪明、顾虑不周,坏了我大唐海防。”杜荷哪敢揉,继续躬身认错。

    “我大唐本良善百姓,你这一搞,还不竞相下海去做那海寇?是不是还要再来点浮海远渡、自立一国啊?是不。。。是不是要逼着高句丽搞出一只水师来阻我大唐收复辽东啊?”李二指着杜荷的鼻子喷着。

    “陛下,是小子思虑不周,都是小子的错。”杜荷脑子都当机了,只管点头认错。

    “滚!滚去读书,休要碍眼!”李二又踹了杜荷一脚,直踢得双手触地才稳住身子,抱头就走。

    “宝丰,派人去传令,苏定方、张昌荣各打三十个板子,让他们互相打!狠狠打!”李二望着两仪殿外那片天空,缓缓说到:“叫他们认真办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