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我杜二终会成为大佬 (第1/1页)
杜荷一大早就起来了,昨天没有回城里,今天得早起回去,要是让李二等自己哪还了得,褚老头都会先把自己手板打废掉。 洗漱完了,吩咐仆人备好了马,简单收拾一下就出门了。一出门,却是华三在那立着,背着一个小包裹。“你怎么来了?不是叫你安顿好家里直接去城里府上就行了吗?”杜荷有点诧异。 “小郎君,都已经安顿好了,我知道你今儿要进城,五更天就来候着了。”华三还是很感激杜荷的。 “行,那你跟上吧!杜仲,回头你给华三家拿一百斤面去,再拿半贯大钱。”杜荷说着直接上马,这杜仲也是杜家老人,平时就是这老宅的管事,此时正站在门口,送着自家小郎君。 “是,小郎君,我知道了,等会就送去。”杜仲四十多岁,当年就是一个孤家寡人,在战场上又绝了生育,便跟着杜如晦改姓了杜。 “谢过小郎君。”华三又是纳头便拜。 “行了,华三,赶紧起来跟上,以后别动不动就跪。”杜荷叫他起来跟上,赶时间啊! 进了城,没回家,一路直奔朱雀门,在善和坊买了个胡饼吃了,收拾一下,将奏章带好就进了皇城,华三留在善和坊看马。 “杜二,将奏章给我,你去待召房候着,一会儿有人来叫你的。”杜荷前脚到弘文馆,后脚褚亮就来了,两人一路去了两仪殿,褚亮接过奏章,先进去了,杜荷去待召房等着,这里他是来过一次的。 推门一看,已经有一人在这候着了。穿着绯色圆领袍,头发倒是梳得齐整,可总有不受控制得发丝飞出,黑发中夹杂着明显得白发,看着四十多岁,正坐在和净桶一屏风之隔的凳子上。 “有礼了?不知足下是?”等着已是等着,大叫同僚一场,聊聊。 “在下卫尉少卿冯智戴,不知郎君是?”那人起身回了一礼,能到这地方得都不是等闲之辈,不能因为杜荷年龄小就怠慢,这是冯智戴在长安四年人质生活的经验。 “冯少卿好,在下弘文馆学生杜荷。”杜荷也打着介绍,卫尉少卿虽然权力不大,可四品官不是小官啊。 “哦?不知杜生阿耶可是杜如晦?”杜如晦死了,两儿子被七七夺情加以重用得事冯智戴是有所耳闻。 “先考正是杜成公,在下是成公二子。”封建社会活在父亲光环下没啥可耻的,拼爹为荣嘛! “哦?成公英雄一世,今观杜二,当真是虎父无犬子啊!这便来待召了。”冯智戴捧了杜荷,花花轿子人抬人。 “哪里哪里,谢过冯少卿,圣人前些日子不是让大家议一议前朝沿袭的旧例有哪些与今不符,要改一改嘛,今日便是这事来议的。”杜荷也没藏着掖着,这是满朝大臣都知道。 “杜二当真了得,我这从前朝过来的人都不知如何下手,你竟然已经拿出了主意。” “哦?观冯少卿年龄也不大?在前朝便出了仕了?”杜荷有点好奇,八卦一下。 “实不相瞒,家父高州总管上柱国耿国公盎,我在前朝时便带兵上洛勤过王,奈何炀帝暴虐,只得返回岭南,元年才进京侍奉当今圣人。”冯智戴的事也没啥好隐瞒的,便和杜荷聊了起来。 ‘我去,原来这是位牛人啊!一方土豪的儿子。’杜荷有点惊讶“冯少卿有礼了,耿国公为国戍守岭南几十年,使我大唐南方无恙,当真劳苦功高啊!”杜荷再行了一礼,这是拜冯盎的。 “杜郎君,大家召见。”两人又寒暄了几句,一个宦官在门口招呼,正是之前给杜家兄弟引过路的那位。 “冯少卿,我先过去了,以后有暇再叙。”杜荷起身和这位大佬儿子告别。 “公公有礼了,却还不知公公名讳。”李二的身边人嘛,客气点好。 “我姓何,郎君唤我何内侍就行了,郎君这边请。”那宦官也知道这位郎君在圣人那里是挂了名的,指不定哪天就一飞冲天了,也是客气得很。 “臣杜荷拜见陛下。”这回杜荷不会走神了,进了两仪殿,恭敬的对几后的李二行礼。殿内站着褚亮、房玄龄还有几位杜荷不认识的大臣,除了一人穿着绯袍外,余者皆是紫袍,都是大佬啊! “杜二,你这条陈都看过了,主意不错,这厘定官服品级是个很好的切入口,你再说说,之后还有何想法啊?”李二问到,这厘定官服品级一看就只是个开头。 “陛下,诸位臣公,国朝攻灭颉利,此可得十年前所未有之好时机,如何修改旧制,与民生息,恢复国本想必陛下与诸位臣公都已有了计划,臣便不在此班门弄斧,有关公当面耍刀之嫌。然臣有一议,或可与陛下及诸位臣公商议。”领导面前不能卖关子,杜荷顿了一下,引起了诸位的关注,继续说到:“此议名为:开科取士,前朝便已开科举之途,国朝因之,然多制科而少常科,且用人之数极少,能人贤士或不知,或不取,此诚有违科举之本意。臣以为可少制科,以常科为例,定以时间,或三年期,或五年期,广而告之。取仕内容诸位臣公可以各地及各部堂所需裁定,此即可为陛下招揽天下贤达,又可谓天下人之福。” 杜荷其实有点虚,他一个门荫官来大谈科举实在是满满的违和感,而且满朝多是豪族之后,岂可让平头百姓立于朝堂。但是杜荷知道,这对皇家是有利的,李二这个强势的君王会赞同,这也是历史大势,所谓势不可违,自然要顺势而为,只要保护好自己,自然可以在这大势之中有所作为。 “哦?杜二,此乃你之谋矣?”李二一下来了精神,他不过是有个隐约的想法,没想到今天突然被这小子挑了出来,不妨试探一二。 “陛下,天下贤达何其多,寻之不尽,不若以此法诱之纷纷来投。” “诸位以为如何啊?”李二云淡风轻的抛出一句。 大佬们有人站不住了,歪斜了一下身子,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 “陛下,此事所议甚大,还需从长计议。”房玄龄站了出来,老杜这儿子不省心啊!这事也是你这小年轻能参合的? “陛下,臣复议,当细细思之,徐徐。。。”一个老头等房玄龄说完,便赶紧出列赞同,还没说完便被打断了。 “陛下,此事大善,国立贤才,可保我大唐百世之基业也!”一个看着比房玄龄年轻,打扮得一丝不苟的大臣出列赞同到。 “内兄之言甚合朕意,玄龄,你们政事堂议议,拿个主意。”李二一听到长孙无忌出列赞同,赶紧定下调子,这就是帝王的强势啊! ‘原来他就是长孙无忌啊!’杜荷看了一眼自己死党的爹。 后面没杜荷啥事了,他便出来了,和冯智戴错身而过,两人对面笑了一笑,打了个招呼,杜荷隐约听见里面传来冯智戴的声音:“家父仰慕陛下,希望来长安一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