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忽知失书醉仙楼 恰逢如烟至青州 (第1/2页)
王府佳宴不欢而散,出门的几个人心中都有些不大尽兴。韩濯一个人默默走在前面,谢靖言和覃祯跟在身后。 覃祯还在喋喋不休新王府的华贵,他见韩濯闷闷不乐的样子,几步走到韩濯面前,问她怎么了。 “襄王殿下身边的那个侍女叫什么名字”韩濯还在思考那件事。 “她啊,她叫阿纪,原本是皇长兄的侍女,皇长兄失踪后,阿纪就被调去从晏殿侍奉二皇兄了。”覃祯对这些事所知不多,他知道的还是绛月讲给他的。 “皇长子殿下的侍女”韩濯是越来越看不懂皇宫中的玩玩绕绕了。她低垂着眼,虽说知道接下来的话由她来说实在是不合适,但她在心中将覃祯当做了自己的好友,不愿意看见覃祯未来在这件事上面吃太大的亏。换作是别人,她是绝对不会多说一句话,韩濯说,“我在金州见过她,也只是一面,当时她和潘美在一起,从司河驿的官衙里出来。你还是多多小心一下襄王殿下吧,可能他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不可能,皇兄他根本对朝堂的事不感兴趣。再说了,他若是真的有心,反正我也不愿意做什么天命太子,我可以奏明父皇将这个位子给他。”覃祯对覃昭的信任远远超于韩濯的想象。 韩濯也没法子说什么了,她不是个爱惹事生非的人,该提醒的话都提醒了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再说了,韩濯也是凭着自己在金州看了阿纪一眼就这样认定覃昭和潘美有什么关系,她自己也觉得太过于草率,她自己完全没有什么证据。韩濯看着覃祯,心中叹了一口气,她只能寄希望于自己想太多,祈求老天保佑覃祯,保佑他一生平安喜乐。 三人无话自朱雀街出来转过一个弯拐向主街的方向。悬济堂在主街的南边,皇宫在主街的北边,三人站在街边又说了一会子话,正要分别之际,听到一阵喧闹声从主街传过来。 无论何时,青州城主街上都有很多的人,仿佛这里永远都是热热闹闹的模样。覃祯喜热闹,他往喧闹声望去,看见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是潘美。 今日的潘美身着红袍银甲,骑着一匹红鬃马,立于一辆青色马车面前。 马车上挂着乌木令牌,上面龙飞凤舞书着一个“史”字,朝着的悬济堂的方向。 一车一马立于主街的中央,自然惹来一大群人观望。年前刑部下发的对金州沉船案的处理意见中将潘美下调至禁军做了一个小将,金州城已经换了新的城主,潘美在沧州时也在军旅中待过一段时间,让他做一个小将,每日在青州城中巡逻,倒是有些大材小用的意味。 此时的潘美板着一张脸,骑着马绕着马车走了一圈,似乎是要透过青色纱幔看清楚里面到底是什么人。 他在这里已经耗了半刻钟时间了。 驾车的童子半挽着衣袖,此时还是青州寒凉时候,一截手臂被冻的微微发红。 “怎么了?”覃祯拨开人群走了过来。 “太子殿下。”潘美翻身下马,朝着覃祯行礼后,在他耳边小声说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近期是各州向朝廷进文书述职的时候。沧州的参将今日在醉仙楼中醒来才发现身上的文书被人盗走,禁军正在查这件事。潘美告诉覃祯,醉仙楼已经彻底盘查了一遍,只有这辆马车在他们盘查之前离开了醉仙楼,还没有来得及检查。 “里面是什么人,禁军办差,他们为什么不配合?”覃祯听见沧州的文书丢了心中也是一惊,每年要递进朝堂的文书上到底写了什么要紧的东西,他自己也不清楚,但他知道文书丢了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每次遇见禁军,总没什么好事。谢靖言是史国人,他看着马车上挂着的“史”字令牌,心中也是好奇马车中坐着的到底是什么人。 其实这件事要怪其他的小兵,他们今日在醉仙楼找了一早上什么都没有找见,心中焦急时知道了史国的这一驾马车昨日深夜进了醉仙楼,便认定了是史国人偷拿了他们的文书,一个要搜一个不让,索性直接在主街上僵持了起来。 潘美到这里半刻钟,还没有见过车中人的模样。宋国子民虽不知道现在发生了什么,在他们看来就是史国人不让禁军搜查马车,毕竟史国人对他们来说实在过于遥远,反正不管怎么说也是史国人的错,这才吵闹了起来。 覃祯三人听潘美说完,谢靖言大概明白马车中的人在僵持什么,史国人以神族后裔自持,向来最看重脸面。今日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