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6章 改朝换代 (第1/1页)
送走了萧离,李自成放下了心中一件大事,通过神医之手,让林丹汗早归天两年,对迭儿的愧疚,李自成将它转移到巴蜀之地,心情渐渐平息下来。 小爱和大爱总是不能兼得呢。 今天他约杨廷麟喝茶,依然是铁观音,依然在小院,只不过气氛轻松了许多。 谈到后勤和财务问题,杨廷麟的话立刻多了起来,“听闻大帅要为全公司员工增加薪水,愚以为,若如此,公司财务的压力怕是太大了些。便是之前的薪水,已经不低了。” 李自成心想这位杨先生已经将自己彻底融入到了西北公司,看他胡子已经不如以前漂亮,只怕是忙得没时间打理。 他笑道:“杨先怕是还没看到公司账本吧?” “有所耳闻,似是利润不菲。” “那我要告诉你公司账上放了近一百万两银子和二百多万两资产呢?” 杨廷麟闻言差点跳起来,“大帅所言当真?!” “等杨先生接手后打开库房一看便知。” 杨廷麟闻言大喜,自崇祯朝以来,大明国库中何时有超过百万两的储备? 他立刻便想到这些应当是吞并察哈尔三部的财产,又皱眉拱手道:“大帅,如此高的薪水,便是百万白银怕也坚持不了许久,况且咱们现在还在扩军,若往后东击鞑子,财务支出还会更大。 据廷麟所知,眼下百姓税赋已是大明立朝以来最高,已无再加之余地……” 杨廷麟习惯性地便认为只有提高税赋才能增加公司收入,却不想李自成立刻摆手道:“当然不能再加,底层百姓能有多少浮财?便是将他们抽干了,也绝撑不起咱们所需的银两。 伯祥放心,咱们不但不会加税,还要大幅降低农户的税赋,取消各种捐、派。” 杨廷麟更是一愣,忙揖道:“百姓感谢大帅体恤民间疾苦!只是增加薪水,如何开源节流呢?” 李自成干脆将案头那册自己刚写了初稿的《发展纲要》丢给杨廷麟,笑道:“杨先生不能总盯着庄稼汉那点收成。咱们虽然不能加重农户负担,但是商贾、海运、矿产、手工业都是能创造收入的大户,这些才是支持财务的中坚力量。” 杨廷麟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翻开手中册子细看。就见上面林林总总列出极多发展规划,内容极为驳杂,直看得他目眩神迷,忙又转到最前面看起了总纲。 第一项便是农业。杨廷麟暗自点头,有粮天下方得安稳。 只见纲要的农业项后面主要是“推广土豆、番薯、玉米种植”、“加快化肥科研及大规模生产”、“拓荒及兴建水利”三个分项。 这其中他仅明白最后一条,心中对前两项却有些不以为然,随后便又想到修水利仍需投入大量银钱,眉头不禁皱得更紧了。 他暂且按下心中疑惑,又向下看去。 海运及对外贸易。 1、建设商贸船队及水师。 2、在福建新建海商港口。 3、完善海关关税制度,加大打击走私力度。 4、商贸船队护航及打击海盗策略。 5、殖民地的占领及建设,海外殖民策略。 杨廷麟又是一愣,自弘光朝起,海禁力度不断减弱,如此大兴海运的举措依然前所未有。 他苦读经史子集,只知道农业才是王道,并不知道海外贸易获利丰厚,总认为是旁门左道,何况舟船出海极为危险,水手往往出十返五。 至于什么殖民地,他完全不知所谓,想来或是于海外开疆拓土之意。但海外多积贫且路远难控,这真的可行? 仅有打击海盗一事他最为认可,然而,据大明一直以来的抗倭经历,追剿海盗更是吞金巨兽,朝廷都承担不起,小小西北公司如何能行。 他看了看大帅自信的眼神,将疑虑按捺下去,没有发问,继续向下面看去。 三、工业及工匠培养。 1、推行手工业的工艺标准化。 2、取消匠籍,实施技术资格认证和技术等级评定。 3、兴建新型工场,并建立配套工匠技术学堂。 4、根据工业规模,新建格致学府和实验室,公司要大力推动格致学普及。 四、促进商业和发展交通运输。 1、完善货币体系,禁止外邦钱币流通。以金银为保,落实银票信用。 2、将银票推广至其他国家,对紧俏物品只收银票。 3、慢慢开始建立银行、保险系统。 4、自商业集中地区起,筹资修建道路,逐步完善路网建设。 …… 杨廷麟看着这份《发展纲要》心潮澎湃,虽然里面大部分内容他都不太明白含义,但他能看出来这是一份极具进取心的革新方案,可见大帅并不是准备偏安一隅之人。 这份纲要的内容,本应该是由内阁阁部们提交给皇上看的。 这一瞬间,他突然发现对面的大帅有了一副新的面孔,表情如此谈定,难道他早对前途有了长远的计划? 改朝换代! 这四个字眼跳入了他的脑海中。 从他来到西北公司以来,见识到了很多全新的东西,也感受到了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但今天是第一次有了这样的念头。 他才二十岁出头,会是真命天子? 杨廷麟心中一跳,连忙将这个念头拼命的压了下去。 李自成并不知晓杨廷麟的内心活动,见他发呆,以为他被自己这份策划书震惊的无以复加,心中暗笑,嘴里说道。 “伯祥,诸如剿海盗、修路、建工场之类,看似是投钱,实则皆是进项,至于修水利,倒是个花钱的项目,但我们要的水利并非什么大工程,挖些小水渠即够使用,待以后用了大型机械工具再说。” 杨廷麟机械的点了点头。 “伯祥大概不了解土豆、红薯、玉米这三种农作物,一家人种三四亩地,依靠肩挑井水就足以灌溉,而产粮却比稻米高出三五倍。” 杨廷麟终于清醒过来,轻声说道:“如果海运、贸易果如大帅所说如此赚钱,那么增加薪水毫无问题。” 李自成点头道:“以三年为期,三年内西北公司必须落实这些政策,到时不管这上天降下多大的灾害,咱们西北公司依然能喝酒吃rou!”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