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3章 新政风波(8) (第2/2页)
下所见,一干人等与吃饱了撑着的酒囊饭袋无异。” “哦……原来如此啊……” 百里燕两世为人,看待纳税问题的角度,远超今人学识。 但凡在议贤馆纵论国政者,不说全部吧,少说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既无工作,又无收入,也不曾当兵流血,更不需要他们服劳役,只因为他们识字,可以享受到时下社会的特权照顾。 就是这么一帮几乎无法为国家创造价值的人,百里燕、高勋私下都称之为酸腐文人。 他们无法为国家创造价值,却天天吃住在议贤馆免费食宿,有甚者毫无基层工作经验,但凡凭借自己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便能博取达官贵人的重用,其中尤以相国公孙岳为典型,由此也给咸国士绅阶层竖了极坏的榜样。 只要是自恃有些才学的,就敢在议贤馆纵论国政,甚至不惜投权贵之所好,尽说些冠冕堂皇阿谀奉承的漂亮话,如吕沫之流,毫无务实建树,却能受到高官重用。 此番新推《推商税》,多半是以公孙岳这等酸腐愚蠢之人为首,组织徒子徒孙搞出来的狗屁政策,与其说利国利民,不如说是祸国殃民。 如今还要冠以打击jianian商不义之徒名义推行新政,反倒是那些真正投机倒把恶意抬价的权贵阶层,把责任转嫁给合法商人,公孙岳的动机越来越让人耐人寻味。 纵论激辩半天不得结果,傍晚天黑之际,随着一声锣响,今日纵论到此结束,明日继续由恭首谦主持纵论,主题依然是新政《推商税》。 临了离开议贤馆,一少年从背后叫住百里燕: “请问先生可是益草堂魏郎中。” “正是在下,不知你家主人有何指教。” “师公广叔子命小子带话给阁下,今夜一叙,不知魏郎中能否前往。” 诚道派广叔子相邀,百里燕着实感到意外,他看了眼高勋说道: “高兄素来推崇诚道派,广叔子乃诚道派泰斗,在下无异拜于诚道派门下,我看此邀还是高兄你去吧。” 高勋推脱道: “此事如何了得,泰斗相邀,贤弟自当亲赴,怎可令在下代劳。” “诶,在下与诚道派相谋不合,此去怕是难以与那广叔子谈拢。我看,高兄前去无妨。” “既如此,高某恭敬不如从命。” 高勋推崇诚道派,说是不去,多半是脸面上过不去。 随后与那少年一番交代,高勋再次返回议贤馆,前往广叔子下榻处。 百里燕牵回自己的马,正要翻上马鞍,一个声音从后将他叫住: “魏郎中且慢。” 声音很是熟悉,回头看去是那舌战恭首谦的白衣青年。 青年气度轩昂,举手投足间隐隐透着锐气,身边左右各有佩剑护卫,护卫生得虎背熊腰,穿着棉布的短衫,看着很是惊人。青年虽然一席布衣示人,但两个护卫此时很能说明问题。 时下能配如此凶悍护卫者,只有权贵阶层,连赵逊也不养护卫。以青年今日所论,能敢于辩驳国策新政,百里燕一时间想不出都城之内,有谁和相国公孙岳过去不。 他定了定神,向略施一礼说道: “鄙人益草堂魏贤,不知阁下尊称。” 青年的目光出神看着,嘴角浮着令人捉摸不透的笑容: “阁下只需知道在下姓兰便可。” “哦,原来是兰公子,不知兰公子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闻阁下今日所言甚是精辟,不知阁下对《推商税》新政有何高见。” “兰公子过誉,在下以为时下多说并无益处,不如等上一年半载,新政弊端定显端倪。” “哦,魏郎中何以如此肯定。”公子兰拉近一步距离,脸上笑容令人捉摸不透。 “时人目不识丁者十之八九,知晓新政弊端者甚少,此时即便你我说透利害关系,只怕是世人取笑你我无知。” “魏兄此言虽然不假,但待到新政弊端露出端倪,百姓已深受所害。魏兄以为,当如何应对新政之弊。” “这个嘛……” 百里燕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个兰公子恐怕不是什么好鸟,他明知公孙岳推行的新政有弊端,反过来还问自己,现在又提破解弊端之道,显然动机不纯。想到这里,他婉言道: “在下愚钝,新政之事怕是力不从心。家中尚有琐事未了,在下这便告辞了。” 翻上马,百里燕纵马而去。兰公子看着远去的背影,身旁三十五六的镖卫粗着嗓子问道: “公子,此人言辞多有浮夸虚言,似乎并无真才实学,公子为何要延揽于他。” “许叔,此人当年助赵逊多次大败晋军,若非鼎炀侯刚愎自用,咸国焉能有今日之败。父亲欲招揽赵逊,此人便不得不收为己用。” “可他毕竟是岐人,若是图谋不轨,该当如何。” 兰公子淡淡一笑,似乎不以为然,随后负手在后又继续游走在街市,全然将今日所有不快之事抛在了脑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