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二十七章 迷雾重重暗计生(二合一) (第1/2页)
吸取了太虚宗溃败的教训,面对朝廷大军压境,昆仑派并未坐以待毙,更不愿退守昆吾城,以求翻盘。 事实证明,那根本就是作茧自缚。 因此,在前线战场,昆仑派不仅投入了八成以上的仆从军,就连门人弟子也都派上前线,跟敌军展开生死相搏。 用昆仑派掌门赤壶真人的话来说,“哪怕丢掉一座县城,也要让敌人付出血的代价,在敌人身上咬下一块rou来。” 昆仑派的策略,就是用死战来逼退来犯之敌军。 按赤壶真人的判断,眼下大乾形势微妙,新朝内忧外患,新帝必定极为爱惜麾下部队,无法承受军队出现大的伤亡。 只要把朝廷军队打痛了,对方自会退兵。 在这种作战思路指导下的战争,可想而知,会是何等的惨烈。 新帝乾慎每天看着报上来的战损,心都在滴血,恨不得立即撤军,可是他不能,已经夸下海口,这一仗再难也要打下去。 否则就成了一个笑话。 ………… 就在昆吾郡战事陷入胶着时,西南地区却在暗流涌动。 西境,太华城。 “嘿,五弟这是算准了我会出手啊。”看罢楚王发来的密函,魏王乾泰有些哭笑不得,很是被拿捏了一番。 在贾诩剖析下,楚王乾恪终于下定决心,准备于最不可能之时,兵发昆吾郡,从朝廷嘴里抢下这块大肥rou。 首先要做的,自然是请求魏王协助,让第一军团盯住西南兵团。 “殿下,楚王这么做,怕是在打昆吾郡的主意啊。”太华郡守马国柱倒是个聪明人,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门道。 “这也不稀奇。”魏王笑道,“先帝在世时,五弟就肩负着扫除昆仑派的重任,现在不过是还债罢了。” 马国柱却道:“殿下,这昆吾郡跟西境可也接壤啊。楚王要的,我们为何就要不的?”眼中满是炙热跟野心。 魏王一怔,跟着摆手道:“算啦,昆吾郡已经够乱了,咱们就别参合进去了。五弟想跟朝廷对着干,那就让他们狗咬狗去吧。想要地盘,还是趁早拿下紫霄剑派,才是正途。” 这才是正道。 对魏王而言,与其拿下一个不相熟的郡,不如一鼓作气,拿下龙首郡,一统西境,来得畅快。 何必参和进去? 况且就算插上一脚,也未必就能讨得到好。 何苦呢? “殿下英明。” 马国柱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打定主意之后,魏王乾泰即刻下令,让驻扎在西皇郡的第一军团第四、第五师团,即刻向招摇郡边境移动。 “但是切记,没有命令,不许率先攻击。”魏王如此交待。 牵制西南兵团,魏王是乐意的,但如果要跟西南兵团真刀真枪干一仗,那就非他所愿了。 魏王又不傻。 更何况,西境附近还有一个烛龙国,正在磨刀霍霍呢。 想想都让人头疼。 下达了军令,魏王送走马国柱,望着后者肥硕的背影,眼神的失望一闪而逝,这个人,太不安生了。 魏王有点想念十四弟了。 “希望能借着这次大军压境,把十四弟接过来吧。”魏王眼中精光一闪,没了十四弟的参谋,他总感觉心里不踏实。 ………… 西南,招摇城。 相比外界的热闹,招摇城显得十分平静。 对招摇郡百姓而言,最欣慰之事,莫过于彻底远离妖族的威胁,告别那段刻骨铭心的凄惨岁月。 战争,似乎正在远离招摇郡本土。 加之全郡畅通的公路网络,不断改善的水利设施,一座又一座拔地而起的免费学堂,越发繁荣的商业,各种稀奇却又不贵的商品...... 原本在帝国版图中,被视为战乱跟贫瘠代名词的西南之地,不知从何时起,渐渐成了这个动乱的时代,一方让人向往的乐土。 每天,都有躲避战乱的百姓进入招摇郡讨生活。 对这些流民,招摇郡各级衙门都报以了最大的热情,甚至是互相争抢,也要把人接到各自辖区去生活。 这样的场景,跟其他地方衙门对流民避之如蛇蝎,截然不同。 造成这种“奇特现象”的根源,正源于招摇郡进入小井喷时期的工业化进程,正在悄然改变招摇城的社会结构。 先是位于青丘城西城区的发电厂,历经重重艰险,在建成各类配套工厂之后,终于成功发电。 受益于此,青丘城成为禹余天第一座用上电灯的城市。 但路灯在青丘街的夜晚亮起的那一刻,整座城池都沸腾,陷入史无前例的狂欢之中,昭示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电气时代。 且不说其他,由发电厂卷起的照明革命,就已经为封地带来可观的效益。 何解? 在电灯出现的第一时间,青丘城就推出禹余天第一座夜市,在丰富百姓夜生活的同时,也在刺激着消费。 电灯的出现,让工厂在夜间生产成为可能。 东临新区作为封地改制的窗口,率先推出两班倒制度,将产能拉到之前的1.5倍,而且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这更加刺激了各类资金向东临新区聚集。 东临新区的繁荣,不仅刺激了帝国其他郡,就连同郡的其他府城,甚至包括招摇城,都眼红的不行,纷纷效仿。 仅在八月,封地就批复了三座发电厂的建设计划。 有了第一座电厂建设的经验,预计不用一年时间,招摇城连同其他三座府城,就将一一进入照明时代。 不说家家户户能用上电,最起码,工厂跟市政用电是能保证的。 发电厂建成,更大的意义在于为封地工业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能源,势必将逐渐淘汰落后的蒸汽动力,助推封地工业。 说来到电气时代,一点都不夸张。 惊喜还不至于此。 日前,随着猨翼府橡胶园规模成型,在乾元关注下,封地第一座橡胶厂即将建成投产。 橡胶材料,将首先出现在禹余天。 这无疑又是一枚重磅炸弹。 乾元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封地掀起一场车轮革命,或者说叫出行革命。封地第一座自行车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